(2017年4月10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巴委辦〔2017〕35號文印發)
一、目標任務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2017年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和《四川省精準就業扶貧實施方案(2016—2020年)》總體要求,全面抓好貧困家庭勞動力精準識別、就業培訓、勞務協作、勞務輸出、產業吸納、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就業扶貧各項工作,確保2017年實現貧困家庭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8000人,轉移就業規模達2.5萬人以上,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8500人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強化政策支撐。完善就業扶貧政策措施,強化政策資金保障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兌現就業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如期脫貧。(大部分資金已撥付,下余資金待省下撥后兌現)
(二)完善“一庫五名單”。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辦)、村“四級聯動”機制,做好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統計數據。以貧困村為單位,對貧困勞動力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就業、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五個名單”進行分類造冊,對2017年計劃脫貧的,再次精準核對,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實行動態管理。(5月底前完成精準識別并更新)
(三)實施技能培訓脫貧行動。組織1900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勞務品牌培訓,6600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職業技能+創業”培訓等各類職業培訓。做好跨市(州)“扶貧專班”培訓服務工作,辦好跨縣(區)“扶貧專班”,支持縣(區)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
(四)落實就業扶貧政策。加大省、市就業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落實兌現企業吸納就業、就業培訓、中介服務、創業扶持、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就業扶持政策的激勵效應,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就業扶貧的積極性、主動性。
(五)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各縣(區)要在貧困勞動力相對集中的鄉鎮(中心村、聚居點),以“一人就業,一家脫貧”為主題廣泛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市就業局要組織協調市內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基地聯絡處和優質的用工企業,在全市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
(六)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在2017年計劃退出的貧困村,開發公益性崗位不少于5個,專門用于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按全市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30%執行。公益性崗位安置堅持救急救難的原則,優先用于安排大齡、殘疾、家庭特別困難的貧困勞動力。
(七)建設就業扶貧示范村。各縣(區)要因地制宜,積極打造就業扶貧示范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12月底前建成)
(八)召開推進會。結合就業扶貧示范村建設,各地的特色亮點工作開展。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的系列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系列決策部署,交流就業扶貧工作經驗,查找自身不足,推進就業扶貧工作扎實開展,確保目標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
(九)鞏固就業扶貧成果。對已經退出的貧困家庭勞動力,繼續給予就業扶貧政策扶持,做好跟蹤調查工作,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確保不返貧。
三、資金籌措
2017年協調省廳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就業專項資金對我市的支持力度,計劃安排精準就業扶貧資金1500萬元,按規定用于就業扶貧政策落實、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精心組織實施。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發揮牽頭、攬總、綜合協調作用,市就業創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通力合作、積極配合,定期不定期研究解決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完善配套措施和辦法,共同做好就業扶貧工作。各級黨委、政府作為責任主體、實施主體,要把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優先部署、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形成推動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工作的強大合力。
(二)強化經費保障。市財政局、人社局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就業扶貧專項資金對我市的支持,確保資金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各縣(區)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本級財政對就業扶貧的資金投入,確保就業扶貧工作落到實處。相關部門要強化審計監督,堅決查處挪用、截留和貪污資金行為。
(三)加強督促檢查。加強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工作專項督促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整改,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對重視不夠、工作不實造成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的,嚴格追責。對各縣(區)就業扶貧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確保2017年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目標任務全面完成。